漢葒魚腥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?漢葒魚腥草(學名:Geranium robertianum)為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的植物。分布于我國西南、華中、華東、臺灣等。生于山地林下、巖壁、溝坡和路旁等。歐洲、地中海東部、中亞、俄羅斯西西伯利亞、朝鮮和日本有分布。
漢葒魚腥草是4月29日的生日花;ㄕZ:脈動。受這種花祝福出生的人,一生爭強好勝,鮮少有平淡的人。
漢葒魚腥草的形態特征
植株
一年生草本,高20-50厘米。
根
根纖細,數條成纖維狀。
莖
莖直立或基部仰臥,具棱槽,假二叉狀分枝,被絹狀毛和腺毛。
葉
葉基生和莖上對生;托葉卵狀三角形,長2-4毫米,先端鈍,外被疏柔毛;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長柄,柄長為葉片2至3倍,被疏柔毛和腺毛;葉片五角狀,長2-5厘米,寬3-7厘米,通常二至三回三出羽狀,第一回裂片卵狀,明顯具柄,二回裂片具短柄或柄不明顯,三回為羽狀深裂,其下部小裂片具數齒,上部小裂片全緣或缺刻狀,先端急尖,兩面被疏柔毛。
花
花序腋生和頂生,長于葉,總花梗被短柔毛和腺毛,每梗具2花;苞片鉆狀披針形,長1-2毫米;花梗與總花梗相似,直生,等于或稍長于花;萼片長卵形,長5-7毫米,先端具長約1-1.5毫米尖頭,外被疏柔毛和腺毛;花瓣粉紅或紫紅色,倒卵形,稍長于萼或為其1.5倍,先端圓形,基部楔形;雄蕊與萼片近等長,花藥黃色,花絲白色,下部擴展;雌蕊與雄蕊近等長,被短糙毛,花柱分枝暗紫紅色。
果
蒴果長約2厘米,被短柔毛。
花果期
花期4-6月,果期5-8月。
漢葒魚腥草的生長環境
生于山地林下、巖壁、溝坡和路旁等。
漢葒魚腥草的產地分布
分布于我國西南、華中、華東、臺灣等。
歐洲、地中海東部、中亞、俄羅斯西西伯利亞、朝鮮和日本有分布。
漢葒魚腥草的藥材性狀
莖纖細,長約30cm,直徑lmm~2mm,節間長,具縱皺紋,質較堅脆,易折斷,斷面纖維性,空心。葉對生,葉片卷曲皺縮,質脆易碎,濕潤展平后為五角狀圓形,3~5全裂,全裂片又再涂羽裂,中央全裂片有長柄,側生全裂片有短柄;ㄗ霞t色。果實長圓形,長約2cm,有宿存的花柱及紅紫色花萼,成熟后5裂,各與l枚種子相連,并向外反卷或卷曲成螺旋形。無臭,味淡。以色灰綠、果實多,無根及泥土者為佳。
漢葒魚腥草的性味和功效
苦、微澀,平。祛風除濕,散瘀消腫。用于風濕關節痛,跌打損傷,瘡癤,蛇、狗咬傷。常用量9g~15g泡酒服或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。